“機器換人”,我們如何保住“飯碗”“機器換人”,我們如何保住“飯碗”
智能制造正成為制造業變革的重要方向。
隨著智能制造技術的發展,不少一線技術工人擔心,“機器換人”會影響自己的“飯碗”?!皺C器換人”是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帶來的用工模式的必然變化。新技術、新產業、新業態、新模式不斷涌現,對勞動力的要求必然會越來越高。
智能制造業布局加快
一個客觀事實是,智能制造行業作為我國制造業的重要驅動力之一,近年來與其相關的利好政策不斷出臺。經濟日報記者梳理發現,近年來,各地相繼推出政策舉措,加快智能制造行業對地區經濟的貢獻。比如,廣東提出,到2025年全省制造業全面進入智能化制造階段,基本建成制造強??;上海提出,將智能制造作為“上海制造”向“上海智造”轉變的主攻方向,到2020年力爭把上海打造成全國智能制造應用的高地、核心技術的策源地以及系統解決方案的輸出地;江蘇提出,到2020年,全省建成1000家智能車間,創建50家左右省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,試點創建10家左右省級智能制造示范區。
“機器換人”有挑戰也有機遇
智能制造的發展,是否就意味著職業崗位必然減少?受訪專家認為,未來一個時期,單一技能、單一技術的簡單崗位必然會減少,但與此同時,新的多技能多技術復合型崗位在快速產生。這些新職業崗位的產生速度,甚至可能會超過簡單傳統崗位的消失速度。
當初電商出現時,大家也擔心會沖擊傳統的商業模式,但后來證明它為很多人創造了新的就業機會。智能制造業也是一樣。一些重復且簡單的任務雖由機器人完成,但智能設備的系統維護、工藝調整及系統集成、軟件管控等崗位的人才需求量劇增。
“機器換人”,并不是簡單把人換下,而是換上更高技能水平的人。